生死教育講座系列
有口難言
日期/時間: |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病人和家屬面對生命倒數時,如何作出醫療照顧之抉擇?病人如何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人如何告知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的想法?講者將就上述的疑問分享專業的建議。 |
「平安三寶」的實踐挑戰:個人經驗與建議
日期/時間: |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平安三寶」(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和遺囑)是保障個人醫療決策權、財務管理權及遺產分配意願的重要法律文件。講者將分享制定「平安三寶」的經歷,以及如何克服心理和實務上的障礙。 |
提早「預設」的你、我、他
日期/時間: | 2025年9月7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講者會以病人、親人與醫療人員的角度,分享對「預設照顧計劃」、「預設醫療指示」,以及不作「心肺復甦術」的考慮。其中會特別討論社區照顧、院舍照顧和醫社合作的重要性。 |
維持生命治療 - 要? 不要? 難啊!
日期/時間: | 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人生走到最後的階段, 能完全由自己決定醫療取向嗎? 哪些治療和儀器實際上只是延長痛苦, 而非醫治生命? 要、還是不要?講者會跟大家一同探討。 |
留港長者
日期/時間: |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成年子女移居他方,長者因各種原因未能隨行,成為留港長者,這是社會的新現象。長期不能與家人見面使長者陷入社交孤立和抑鬱,子女可否在事前作出準備,協助長者適應及改善生活質素?社會又可否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服務? |
長者財務規劃
日期/時間: |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長者財務屬於其個人資產,相關的買賣交易都需由長者本人作出決定,並要在金融機構、律師行等處理文件。當長者對相關的認知開始欠佳,身邊人如何幫助他們清楚理解並按其意願辦理呢? |
殘障孩兒,年邁父母,誰來照顧?
日期/時間: |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儘管孩子身心有特殊需要,仍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更會不辭勞苦全力照顧。然而,當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年老體弱的父母如何能長久照顧擁有成人身軀的弱兒?育有弱兒的長者,應如何面對生死? |
雙老伴生
日期/時間: | 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長者失去自理能力,另一半雖然白髮蒼蒼,步履蹣跚,也要承擔照顧的責任。然而,長者體力和精神欠佳,未能給予老伴適切的照顧,自己也產生無助感。雙老家庭漸見普遍,社會如何提供支援? |
重病患者的照顧與需要 (補辦講座)
日期/時間: |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香港疫情大流行期間,很多社區支援及長者暫託服務暫停,照顧者在家中照顧年長的晚期患者會有很大的壓力,有些照顧者還需要與被照護者分隔,在這情况下,照顧者和被照顧者有什麽需要,他們得到適當的支援嗎? |
優雅地老去
日期/時間: |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人到老年,白髪蒼蒼,老態龍鍾,常給人負面的印象。其實,老年人身體出現變化,進出醫院診所也是平常事,可能自己也多了「被照顧者」這個新角色。老,真的這麼令人沮喪?如何可以優雅地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