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標籤–哲學講座的查詢結果
2022年度哲學講座︰生活的藝術
《忙碌:如何在一個過度富裕的世界裏茁壯成長 》 (Busy: How to Thrive in a World of Too Much) 一書作者托尼·克拉比 (Tony Crabbe) 曾說,我們總是有讀不完的郵件,開不完的會,看不完的文件。現代人做事講求效率,工作忙碌不堪,生活壓力無所不在。如何緩解生活壓力,放慢節奏,品味人生,是我們當前必須正視的課題。本講座將會談談生活美學、旅行哲學、品酒哲學以及莊子的生活哲理,希望有助大眾創造自己的生活藝術。
2021年度哲學講座︰哲學如何拯救你的人生?
人生無常,每個人難免有失意、困惑、迷惘的時候,另外,失業、破產、疾病、親人離世,也會衝擊整個人生。遇上如此艱難的關口,有人乞求宗教的指引,有人尋求心理輔導,現今也有人選擇哲學諮詢。三十多年前,歐美已開展哲學諮詢運動,哲學家走入群眾,一起討論怎樣化解人生中的危機。本講座分別就事業、疾病、信仰和育兒,探討哲學可以提供怎樣的幫助。
2020年度哲學講座︰人性中的善與惡
人性本善,抑或人性本惡?這個問題,宗教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爭論了上千年,仍然懸而未決。一方面,人能夠超越生物本能的支配,作出種種犧牲小我的善行;但另一方面,又能幹出極之殘酷的、滿足一己私慾的惡行。我們對此令人困惑的現象,應如何理解?本講座嘗試從不同角度探討人性善惡的問題。
2019年度哲學講座︰日常生活中的哲學
哲學脫離了生活,便會變得玄虛;生活脫離了哲學,便會失去方向。去年的哲學講座,我們已展示出哲學「貼地」的一面,今年的哲學講座系列,我們再接再厲挑選了六個日常生活問題為討論對象,讓我們一起看看哲學思考如何應用到生活中。
2018年度哲學講座︰日常生活的哲學思考
遠離俗世,談玄論道,埋首鑽研「離地」而又抽象的理論,似乎就是哲學家畢生的事業。但是,這並不表示日常生活的「貼地」問題, 就進入不了哲學家的法眼。工作有甚麼意義?說謊一定錯嗎?殺一救百是否正義?今年的哲學講座系列,特別挑選了六個日常生活問題為討論對象,讓我們一起看看哲學思考如何應用到生活中。
2017年度哲學講座︰人與獸
根據生物演化論,「人類」大約在距今500萬到700萬年之前,從他們與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支出來。人獸共同存活的歴史自此開始。雖然已經歷數百萬年,但人類對其他動物的了解仍然非常貧乏。許多時候,人類更輕視動物。今天,人類已步入科學昌明和物資充裕的時代,我們是否應重新審視與動物的關係,嘗試加深對牠們的了解,並省思該以什麼方式對待牠們?本年度的哲學講座系列將會探討人與動物的關係所涉及的哲學問題,希望引導大家反思這個當今重要的課題。
哲學講座 - 系列講座重溫
2016年度哲學講座︰真與假
「假作真時真亦假」,乃《紅樓夢》中的名句,碰巧可借來表達人們對探尋真理的困惑。究竟真假如何分判?真理是否愈辯愈明?科學是否壟斷了真理,抑或還有宗教、道德真理呢?真理是相對、主觀,還是絕對、客觀的呢?讓我們通過這系列講座,跟大家分享東西方哲學家對「真與假」的看法。
哲學講座 - 系列講座重溫
2015年度哲學講座︰「知與行」
「知與行」是古今中西哲學家熱烈討論的課題,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問題。為什麼人們知而不行?抑或是他們知得不夠真切?究竟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先知後行,還是先行後知?箇中理論與實踐的關係,至今仍費煞哲學家不少思量。本講座共六講,分別介紹六位中西哲學家的知行問題理論,聽眾當可從中獲得啟迪。
哲學講座 - 系列講座重溫
2014年度哲學講座:哲人‧哲思‧哲語
據說首稱自己為「哲學家」(philosopher) 的人是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他把生活跟運動賽會作比較:「有些人去是為了爭獎項,有些人去是為了做買賣,但最好的是作為旁觀者;與此相似,生活中有些人天生一副奴婢品性,貪名逐利,而哲學家則追求智慧。」
哲學家以愛好智慧為標竿,扣緊理性思維的原則,以此考察人類的現實生活與高遠理想。一般人沒有耐心閱讀哲學家的長篇論證與繁複思辨,因此本系列講座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四位東西方哲人的生平軼事與思想點滴,讓大家一起沉思品味他們雋永的思想,從中收穫智慧和超然。
哲學講座 - 系列講座重溫
2013年度哲學講座:我是誰?
我是誰?
這大概是個禪的故事。
有一位青年,為著追尋真理而覺得很苦惱。他迎著一位從寺廟走出來的和尚說:「大師,有一個問題使我很苦惱,我想向您請教。」「甚麼問題?」和尚問道。「怎樣說呢……有時候,我覺得我並不存在。」「誰覺得不存在?」和尚追問說。「我。」青年惆悵地回答。和尚再問:「誰?」青年突然很不自在,再也沒說甚麼就離開了。
這位青年的問題好像解決了,又好像沒有解決;但沉思細想之下,我們或雪|發覺,我們平日同樣有這種自我的失落感。自我感到失落並不表示「我」沒有了,而是對自我有一種不確定感──究竟我是誰呢?
本系列講座通過不同的視點,與大家一起反思「自我」的不同樣相。
哲學講座 - 系列講座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