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字型大小:最小 (A)字型大小:原設定 (A)字型大小:最大 (A) 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FacebookInstagramXrss

我的帳戶

關閉 我的帳戶

查閱您的圖書館帳戶、續借或預約圖書館資料。

我的資訊

關閉 我的資訊

您可以觀看您所選擇的活動類型及圖書館的資訊。請按"我的設定"更改或查看設定。

活動名稱日期時間地點類型
圖書館名稱日期內容

我的設定

向圖書館館長查詢

頁首

關閉此菜單開啟此菜單

1/ 講題: 同行.共讀:與子女遨遊大世界

日期: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 沙田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簡介: 從選書和閲讀方法切入,配合心理輔導理論,分享親子共讀的核心、打開閲讀之門的秘訣,從而促進親子關係。

1/ 2023年青年創作坊︰微型小說──微筆足道

日期/時間: 2023 年 9 月 2、9、16 及 23 日;10 月 7、14、21 及 28 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截止報名日期:2023 年 8 月 3 日】
地點: 九龍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簡介:
提倡文學創作,培養青年對中文寫作的興趣。

1/ 講題:淺談中文字體設計與香港社會變遷

日期: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 花園街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簡介: 有關香港字體設計的歷史相當匱乏,但作為設計的一門學科分支,我們可從香港設計歷史中勾勒出中文字體設計的歷史地圖。

講者簡介:郭斯恆,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2016年著作《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獲「第二十八屆香港印製大獎」最佳出版(香港歷史與文化)獎項及「香港出版雙年獎2017」最佳出版獎(生活及科普)。2018年作品《霓虹黯色 : 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為第十二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2020年作品《字型城市——香港造字匠》為「香港出版雙年獎2021」最佳出版獎(社會科學)。2021年《香港霓虹招牌手稿——餐飲篇》。2023年《香港造字匠 2》。

1/ 生生不息:產科與助產士服務的演變

日期: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演講廳)
簡介: 要了解西方醫療和技術在香港公共衛生的演變,便不得不了解香港產科服務的發展。百多年前「『穩婆』(接生婦的別稱)時代」,婦女在家中生產,後來有西式助產士的出現;為減低母嬰的死亡率,政府積極鼓勵婦女到醫院分娩,助產士的需求因而不斷上升。戰後社會漸趨穩定,人們對產科服務需求有增無減,加上嬰兒潮出現,為公立醫院產科服務帶來沉重的壓力,可見產科的發展與社會民生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廣華醫院產科服務在香港產科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自1911年成立以來,在廣華醫院出生的嬰兒不計其數。2017年,廣華醫院將1935年至1991年的產房紀錄轉移至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作永久保存及研究之用。是次講座,講者除細說香港產科與助產士服務的演變及其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外,更會分享在研究廣華醫院產房紀錄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示。
1 2 3 4 ...
之 2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