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講座系列
重病患者的照顧與需要 (講座取消)
日期/時間: |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香港疫情大流行期間,很多社區支援及長者暫託服務暫停,照顧者在家中照顧年長的晚期患者會有很大的壓力,有些照顧者還要與患者分隔,在這情况下,雙方有什麽需要,他們得到適當的支援嗎? |
互愛相困
日期/時間: |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認知障礙症患者會逐漸喪失認知能力,影響日常的行爲及情緒,令同住家人心力交瘁。如果因有心無力照顧,而安排患者入住安老院舍,家人可能會遭到親友的責備,若患者曾表達不願入住院舍,家人甚至感到愧疚。因愛致困,我們有出路嗎? |
現代新孝道——照顧讓位給專業人士
日期/時間: |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傳統中國家庭認爲,成年子女應盡力把年老體弱的父母留在家裏,把長輩送到養老院看來是不孝順的表現。隨著社會老齡化,醫療保健的改善,體弱的老年人在離世前,可能需要長時間的醫療服務。試問我們自身能否爲長輩提供良好的照顧呢?這次講座涉及專業人士和家庭照顧者對現代社會孝道的新思維的討論。 |
心很痛⋯⋯孩子情緒爆煲,怎麼辦?
日期/時間: | 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兒童面對親人離世、學業和家庭等問題時,可能會感到困擾,而出現自殘或輕生的念頭,甚或付諸行動。兒童本身如何面對情緒困擾,走出困局?家長、朋友和老師怎樣及時伸出援手? |
重拾年輕的活力
日期/時間: |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過去數年,香港發生了很多事,不少年輕人對前景失去希望、生活失去活力…我們與其責備年輕人活像廢青,不如想想支持和陪伴他們走出困境的方法。 |
非一般的中年危機
日期/時間: | 2022年9月18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個人成就、事業前途、健康出現問題、親子關係疏離是不少中年人面對的危機。在疫情下,更多了開工不足、失業、陪孩子網課、搶購物資等新危機。要在眾多危機中保持身心健康,究竟有何辦法? |
失智‧失憶──但愛猶在
日期/時間: | 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 下午3時至5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認知障礙症,又稱失智症,患者逐步失去記憶,忘記家人。家人面對視自己如陌生人的患者,關係似乎消失了,但多年建立的愛並沒有消失,仍然支持着家人陪伴患者走最後的路程。兩位講者會跟大家分享患者和家人面對的失去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