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關鍵字–國學講座:老子的生平、思想及與中國文化及社會的關係的查詢結果
誰是最後的儒者?──彭光譽、洪煨蓮、梁漱溟?
日期/時間: |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從青銅器看中國古代文明
日期/時間: |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饒宗頤形上詞創作的落想問題──兼談中國詩歌傳統創造性轉化問題
日期/時間: |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香港中文的詞彙
日期/時間: |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今天看科舉
日期/時間: | 2024年2月3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2024年文學月會:花雨弦歌 - 經典今詮
日期/時間: | 講座已改期至: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老子》淺說
日期: |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 |
時間: | 下午6時45分至下午8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是真是假──中國書畫鑑賞問題
日期/時間: |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從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的墓銘說起
日期: | 2025年12月7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2時至下午4時 |
地點: | 駱克道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由一群華人領袖倡建,1913年獲政府撥地,兩年後啟用,為香港首個永久、非宗教性的華人墳場。不少早期的香港名人長眠於此,包括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慈善家馮平山及書法家馮師韓等。當時卜葬於此者,多會在墓地豎立墓誌銘。墓誌銘涵蓋墓主的生平事蹟,並由有聲於時的文士撰書,意義非凡。本講座透過講述墓誌銘的故事,從中深入探討香港的歷史面貌。 |
從東華檔案看早期粵劇的傳承
日期: | 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演講廳) |
簡介: | 粵劇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作《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其早期發展與香港有著密切的關係。東華三院珍藏的檔案資料,正好讓我們認 識十九世紀粵劇在香港演出的一些點滴,包括表演場地、戲班名字,以及演出 活動對慈善事業的貢獻等。講者將利用東華三院的檔案,配合其他歷史資料, 介紹粵劇如何由鄉村節慶娛樂,發展成為城市劇場表演節目,以及伶人地位逐 漸受到社會肯定的歷史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