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字型大小:最小 (A)字型大小:原設定 (A)字型大小:最大 (A) 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FacebookInstagramXrss

我的帳戶

關閉 我的帳戶

查閱您的圖書館帳戶、續借或預約圖書館資料。

我的資訊

關閉我的資訊

您可以觀看您所選擇的活動類型及圖書館的資訊。請按"我的設定"更改或查看設定。

活動名稱日期時間地點類型
圖書館名稱日期內容

我的設定

向圖書館館長查詢

頁首

關閉此菜單開啟此菜單
關閉
圖書館特別開放時間

香港公共圖書館於2025年5月1日(勞動節)將有特別開放時間。

繽紛變易:從《楚辭》看上古神話的沿革

繽紛變易:從《楚辭》看上古神話的沿革

日期: 2022年5月5日(星期四)
時間: 下午6時45分至下午8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講者: 陳煒舜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機構: 香港公共圖書館及學海書樓合辦
備註: 因應疫情發展,講座舉行日期或形式可能有所調整。請留意香港公共圖書館或學海書樓網站最新公佈。
查詢: 香港中央圖書館推廣及活動統籌組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5時30分)
電話:2921 0285

學海書樓
(星期三、五:下午2時至5時)
電話:2375 5106

本次講座以《楚辭》神話為主題。作為集部之祖的《楚辭》,是紹述屈原之辭章家的作品集。其中以屈作二十五篇最為重要,可謂戰國時期南方文學之代表。不同於當時中原諸國,楚國文化依然具有濃郁的巫術色彩。因此,《楚辭》作品也保存了豐富的上古神話內涵,充滿浪漫主義情調,如〈離騷〉、〈九歌〉、〈天問〉、〈招魂〉等可謂表表者。然而屈原在思想上糅合南北文化,對楚國的命運有著深刻的思考,因此下筆處理上古神話素材時,除了沿用之外,亦或就其內容提出質疑,或對其主旨另有詮釋,而與中原學者的見解不盡相同。希望聽眾透過本次講座,能進一步認識屈作對於上古神話的採用,既有沿襲的一面,也有變革的一面,繼而就上古神話在戰國時代之傳播與接受的情況有更為清晰的理解。

粵語主講。 無須報名,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確實座位數目將按屆時社交距離措施而定。

現場與網上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