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關鍵字–帝國的輝煌:從文物看秦漢二代的物質文化的查詢結果
求知與思考的互動:談談孔孟荀的學習之道
日期/時間: |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智者的交友之道
日期/時間: | 2023年1月7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老子》淺說
日期: |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 |
時間: | 下午6時45分至下午8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從歷史看中國音樂現代化
日期/時間: | 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講題:小說與電影的比較及分析
日期: |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藍田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此講座探討小說與電影的關係,歸納被改編為電影的小說的共通點,分析小說被改編為電影的原因 ,比較小說與相關電影的優劣。 講者簡介: 曉龍(www.hiulungfilmreview.org),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碩士及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碩士。曾擔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客席講師,任教劇本分析課程。曾於本地出版的報章及刊物發表影評,現於www.filmcriticschina.org(香港影評人協會網站)撰寫電影分析文章,並擔任香港影評人協會及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理事。著作包括 《影迷集作》(與何故、張居及己駿合著)、《影像探析一從多元角度看電影》、《電影中的通識課題》、《電影漫遊通通識》、《從媒體看通識》、《影像世界-過去、現在與未來》及《閱讀電影與電影.閱讀》。 |
講題:山野漫遊——尋訪港式行山文化 (改期)
日期: | 2023年10月29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大埔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香港的行山文化自成一派,我們身處自然與鄉郊融和的山城中,行山來得特別便捷。除了郊遊,我們可以透過行山探索本地獨特的生態、文化、歷史和美食。兩位心繫環保的 yama girls 和大家談談港式行山文化,並推介精選路線,適合女生、女生周圍的閨密、家人與男生。從美景反思人類在生態循環、自然保育的角色,下定決心為環境付出多一點點。 講者簡介:鍾芯豫,自幼在父母薰陶下通山跑,與香港的自然郊野結緣。深信帶著冒險和博物精神,郊野裏無一物不可賞。18歲創立本地旅遊組織V'air低碳本地遊,舉辦多個生態導賞團,致力推動本土可持續旅遊,於2017年出版環保旅遊書《低碳。好行》。201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2021年畢業於牛津大學環境變化與管理哲學碩士。2023年獲行政長官委任為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講者簡介:楊樂陶,熱愛大自然,喜歡上山下海。希望由自身開始,好好守護香港郊野,並令身邊的人都愛上香港的四分之三。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社會科學學士城巿研究課程,及後在英國卡迪夫大學完成國際規劃與發展碩士課程。現在積極於鄉郊保育及活化,協助推動不同促進鄉郊可持續發展的計劃,保護原有的環境之餘,讓香港的村落文化得以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