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中醫如何看人體與疾病
日期/時間: |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上午11時至下午12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講者: | 莫迪麟博士 |
機構: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與學海書樓合辦 |
備註: | • 講座以粵語進行,免費入場,有興趣人士可由 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上午9時起,經本網頁報名留座。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 參加者須於講座開始前15分鐘入座。 • 講座名額及入座安排會不時更新。請留意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最新公布,並遵從場地工作人員的指示。 • 如於講座開始前三小時,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政府發出的「極端情況」公布仍然生效,講座將會取消。 講座影片將於稍後上載至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及康文署寓樂頻道。詳情容後公布,敬請留意。 |
查詢: | 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組 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下午6時 電話:2921 2645 |
「學海書樓人生學問講座」由香港公共圖書館與學海書樓合辦,每月一講,邀請學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中國文學典籍中的文化意蘊,加深市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歡迎學校教師、學生及市民大眾參加,一同傳承中華文化。
講座內容簡介
對人體與疾病的認識與了解,中西並不相同。從中醫的角度,到底是如何理解人體及疾病呢?中國文化又如何影響中醫學說?講者將會以「2019冠狀病毒病」為例,連結中國醫學典籍,闡述中醫對人體體內陰陽五氣平衡的了解和對疾病的認識,加深參與者對中醫文化的認識。
講者簡介
莫迪麟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及中醫藥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駐診中醫師。科研範圍包括中醫經典、醫史文獻研究、中醫古藉翻譯、心理學與中醫、古代法醫學。
講座內容簡介
對人體與疾病的認識與了解,中西並不相同。從中醫的角度,到底是如何理解人體及疾病呢?中國文化又如何影響中醫學說?講者將會以「2019冠狀病毒病」為例,連結中國醫學典籍,闡述中醫對人體體內陰陽五氣平衡的了解和對疾病的認識,加深參與者對中醫文化的認識。
講者簡介
莫迪麟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及中醫藥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駐診中醫師。科研範圍包括中醫經典、醫史文獻研究、中醫古藉翻譯、心理學與中醫、古代法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