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關鍵字–親子時空之旅的查詢結果
講題:電車路見!
日期: | 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由紀錄研究融入生活一部分,電線車緩和城市的急促,遊客推薦的旅遊體驗,悠久的歷史,值得擁有電車博物館。 講者簡介:謝耀漢,香港電車文化保育學會會長,自小留意電車、記錄電車、推廣電車,熱愛研究電車資料,為海外雜誌介紹香港電車,曾接受中外媒體訪問分享電車,電車官方譽為電車活字典,於日本被譽為香港電車專家。2017年成立香港電車文化保育學會。2021年舉辦香港情懷電車展。著作有《香港電車》英文版、《香港電車—城市軌跡》、《由電線車說起—駛過百年的軌跡》。 |
講題:跟著文學作品漫步香港
日期: | 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柴灣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香港作家筆下有很多文學作品,故事的背景都是我們的城市,一邊閱讀文學作品,一邊遊走作家筆下的社區,或會有新的發現。 講者簡介: 趙曉彤,寫作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從事文學教育工作,作品見於《StoryTeller》、《明報》等。曾出版訪問集《織》(2017年)、小說集《步》(2018年)、散文集《翔:雀陸香港》(2021年)、小說集《一》(2022年)。2015年憑〈島歌〉奪得青年文學獎新詩高級組冠軍,後憑〈學泳記〉奪得「香港文學季:文學好自然——海」徵文比賽季軍。 |
講題:淺談中文字體設計與香港社會變遷
日期: | 2023年10月7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花園街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有關香港字體設計的歷史相當匱乏,但作為設計的一門學科分支,我們可從香港設計歷史中勾勒出中文字體設計的歷史地圖。 講者簡介:郭斯恆,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2016年著作《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獲「第二十八屆香港印製大獎」最佳出版(香港歷史與文化)獎項及「香港出版雙年獎2017」最佳出版獎(生活及科普)。2018年作品《霓虹黯色 : 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為第十二屆「香港書獎」獲獎書籍。2020年作品《字型城市——香港造字匠》為「香港出版雙年獎2021」最佳出版獎(社會科學)。2021年《香港霓虹招牌手稿——餐飲篇》。2023年《香港造字匠 2》。 |
講題:在生活裏找魔法故事
日期: | 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油蔴地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透過作者創作的兒童故事,分享寫作靈感來源,以及孩子在生活中的煩惱、驚喜和感動,引導孩子心靈健康成長。 講者簡介:利倚恩,香港兒童及青少年文學作家,中文寫作班導師,著有幼兒童話、兒童故事、校園小說等,內容真摯感人。作品曾獲香港書叢榜十本好書獎,並兩度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著作包括《烏龍小陶笛》系列、《反斗小學奇遇記》系列、《魔兔傳說SOS》系列、《蝶舞傳說》系列、《校園謎團事件簿》系列等。 |
講題:創新運動科技 未來體育趨勢
日期: | 2023年7月23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保安道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近年全球各地體育風氣熾熱,運動科技發展亦一日千里。不少頂尖運動員以至業餘愛好者,皆可採用各種新穎的科技,以提升個人運動表現。是次講座將深入淺出探討近年運動科技產品的應用。 講者簡介:潘梓竣,現為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哲學博士,亦為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可運動生理學家、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認可體能訓練專家及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HKPFA)委任講師。現於多個本地主流網上媒體包括《運動筆記》、《體路》和Fitz撰寫運動科學專欄,並自設個人資訊分享平台EP Fitness & Health,目標為推廣運動與健康,把運動科研知識實踐於社區之中。著有《運動科學訓練攻略:結合科學與科技,突破訓練樽頸位》。 |
講題:做個故事捕手 (改期)
日期: | 2023年7月22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生活中故事無所不在,去旅行,搭地鐵,限時動態,只要懂得深度聆聽,細心觀察,不愁沒有創作靈感。好故事就在身邊,靈感就在耳旁,講者將分享如何捕捉好故事。 講者簡介: 陳伊敏,資深傳媒人,大學兼任講師,「老薑」故事平台創辦人。長期報導社會文化專題,以文字和影像說故事。獲頒逾十個報導及出版獎項,包括中大新聞獎、人權新聞獎、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等。近年實踐創意教學,挖掘高齡社會的潛能,鼓勵跨代對話,獲邀為學術、文化及慈善機構主持工作坊和講座近百場。著作《看見生命的火花:德國高齡社會紀行》重塑對「老」的想像,該書為2019、2022年香港書展三聯暢銷書、獲選「2019年商務印書館年度選書」、獲頒「端 x 文藝復興傳播大獎2020」、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圖文書類出版獎、優秀編輯獎等。 |
講題:如何在無常中尋找人生價值
日期: | 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沙田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透過分享精神科外展工作中遇到的真實個案,讓參加者了解何為無常;講者亦會透過譬喻,分享如何在無常的世界中尋找人生價值,活好每個當下。 講者簡介:饒文傑,筆名饒遙。先後取得香港浸會大學社工榮譽學士學位、香港教育學教育文憑(中學)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行為健康),為資深精神科外展社工,從事精神科工作超過十五年 ,曾榮獲優秀社工(新秀社工獎),另外亦是網上電台主持、話劇監製、微電影編導、演員及社工實習督導。饒文傑多年來以不同身份,於中學、大學提供過百場以精神健康為題的講座,希望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培育學生的同理心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饒文傑喜歡將戲劇元素加進講座及工作坊中,讓學生有更多互動的學習機會,深受同學及老師的歡迎。著有《隨意門 重生》、《落入凡間的守護星》等 。 |
講題:那些閃亮時光
日期: | 2023年5月6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屯門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寫作路漫漫,有時熱鬧,有時孤單。或喜或悲,都是值得用文字記下的閃亮的瞬間。 講者簡介:游欣妮,現職中學教師及圖書館主任。喜歡閱讀與寫作,享受校園生活。著有散文集、新詩集、短篇小說集等十餘種。曾獲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香港教育城「十本好讀」、中學生最喜愛作家、中文文學雙年獎等。最新著作有《中學生寫作力練成!跟着「搣時」寫好文章》及《怎捨得不做搣時》。 |
講題:夢想.理想.我想
日期: | 2023年5月21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調景嶺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以我自身的經歷,勉勵讀者擁有夢想,實現理想,繼而實踐「我想」,回饋社會。 講者簡介: 何美怡,法醫精神科專科醫生,二零零五年至二零一二年八月期間,於香港醫管局唯一的法醫精神科部門任職,現為私人執業精神科醫生。為推廣法醫精神科,二零一八年開始陸續出版《失常罪》、《不在場證人》、《不在場證人2:法醫精神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等作品。 |
兒童書籍介紹:星空之旅
日期: | 2023年4月1日(星期六)至2023年4月30日(星期日)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馬鞍山公共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