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採購
- 採購準則
採購圖書館資料方面,香港公共圖書館不會再為每年增購館藏數目訂定硬性指標,而會將人均館藏逐漸增至與「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國際圖聯」)的建議(即2至3項)相若。每年採購的圖書館資料,包括印刷、視聽和電子資源的比例必須恰當,切合提供資訊的新興趨勢和館藏資料的使用情況。圖書館建立和更新館藏時,會依循下述原則決定採購數量:
- 圖書館的數目、種類及館藏需要(包括新落成及重置圖書館的需要);
- 館藏資料使用率及閱讀習慣的轉變;
- 不同圖書館資料(包括電子書)的出版及供應情況;
- 部門的財政資源、圖書館資料價格及匯率變動;
- 部門處理和儲存圖書館館藏及其他資料的承載力;及
- 香港的人口變化(包括人口增長、年齡及區域分佈等)。
- 一書多冊
- 需求量大的書籍應該採購多冊。若純為應付短暫需要或興趣而增購,則須謹慎評估冊數。
- 昂貴或使用率偏低的書種,只考慮購存於參考圖書館或香港中央圖書館。
- 補購政策
- 殘破或遺失的書籍不會一律補購。以非小說類書籍為例,應該選購新版本或其他更好的在版書目。
- 學科
- 儘管館藏涵蓋的學科必須廣泛,所選資料亦須反映社會人士的需要和興趣。醫學和法律資料的補購費用高昂, 一般只會購存普及醫學讀物和法律入門書籍。
- 每個學科的採購比例並無硬性規定,視乎讀者需求和年內合乎本地需要的新出版資料數量。因此,必須參考最新的使用率,以及圖書館職員日常接觸圖書館使用者和公眾得到的意見。
- 關乎本地歷史、藝術、文學的資料盡量蒐購收藏;香港中央圖書館和主要圖書館的專題特藏涵蓋的學科亦按發展計劃購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