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標籤–其他展覽的查詢結果
香港潮州飲食文化
香港經過歷史上多次的人口移入。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大量人口聚居於面積有限的市區內,為群體身分的出現和強化提供了客觀條件。這個展覽以潮州人的飲食作為切入點,探索食品與群體身分認同的關係,讓觀眾認識香港多元的文化面貌。
「中華文化節2025」主題書籍展覽
為配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的「中華文化節2025」,香港公共圖書館精選了三大主題的館藏資源,涵蓋一代文豪蘇東坡、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以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引領市民踏上一趟探索中華文學瑰寶的旅程。市民在欣賞「中華文化節2025」呈獻的精彩表演之餘,亦可透過閱讀,深入認識兩位文壇巨匠和經典小說《紅樓夢》,從中感受中國經典文學作品歷久彌新的魅力、優美意境與動人情感。
音樂展覽——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起源於隋唐,既保留了宮廷音樂的典雅,又具有唐宋音樂的渾厚高揚。2006年列入首批中國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音樂事務處特策劃《西安鼓樂》展覽,讓市民認識西安鼓樂的發展、風格、樂器及演奏形式。實體展覽將巡迴於多間香港公共圖書館供市民觀賞。
熱帶雨林守護者 - 比利時前國王利奧波德三世攝影展
洪都拉斯駐華大使館、比利時駐港領事館及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共同展示比利時國王利奥波德三世一生所拍攝的熱帶雨林照片精選。這位前國王熱愛自然和科學,也是捍衛環境的先驅。他熱衷於攝影,留下了大量價值無可估量的黑白和彩色照片。
本展覽旨在展現熱帶森林之美,並喚起大眾對熱帶森林所面臨的巨大威脅的關注。亞馬遜熱帶雨林正遭到大規模砍伐。根據世界資源協會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的統計,過去 30 年來,約有 150 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高森林砍伐率也影響到非洲的剛果盆地,以及東南亞,特別是印尼和馬來西亞。
「漢字的奧秘」巡迴展覽
漢字的發展歷程悠久而豐富,從新石器晚期的陶文,至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再由秦一統後的小篆發展至秦漢間的隸變等。到唐代,漢字的書寫系統已發展成熟,書法藝術更達到巔峰。漢字一直沿用至今,其綿延不絕的生命力,承載著前人的智慧,更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展覽將利用簡易的文字、文物圖片及生動的繪畫,向公眾闡釋漢字的發展和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