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關鍵字–帝國的輝煌:從文物看秦漢二代的物質文化的查詢結果
音樂事務處音樂展覽:古琴篇
日期: | 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至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
音樂事務處音樂展覽:古琴篇
日期: |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至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九龍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
音樂事務處音樂展覽:古琴篇
日期: | 2024年10月1日(星期二)至2024年10月14日(星期一)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柴灣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
音樂事務處音樂展覽:古琴篇
日期: | 2024年9月17日(星期二)至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粉嶺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
音樂事務處音樂展覽:古琴篇
日期: | 2024年9月1日(星期日)至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藍田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近三千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展覽將帶領大家走進古琴藝術的美妙世界。 這個展覽亦是弘揚中華文化系列的活動之一。康文署一直積極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透過舉辦多元化的節目和活動,讓市民認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瀏覽網頁 www.lcsd.gov.hk/tc/ccpo/index.html。 |
「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大仙」系列講座︰(2)香港「拜神」的故事
日期: |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 |
地點: | 牛池灣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講座主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的種類繁多。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遺涵蓋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遺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是次講座將介紹與祭祀相關的香港非遺項目,例如黃大仙信俗、長洲太平清醮及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參加者可通過這些非遺項目了解本地「拜神」習俗及文化。 地點︰牛池灣公共圖書館 月份︰2024年10月 |
東華三院文武廟秋祭大典
日期: |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演講廳) |
簡介: | 位於上環荷李活道的東華三院文武廟建於1847年。文武廟因供奉文武二帝而得名,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於2010年11月被列為法定古蹟。其中,文武廟秋祭自1957年起每年舉辦,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為秉承中國文化傳統,主禮嘉賓及東華三院董事局成員均依照傳統穿上長袍玄褂行三獻禮。 |
香港風華──長衫與香港文化融合與身份象徵
日期: |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演講廳) |
簡介: | 自上世紀初,長衫文化傳入香港,並在香港獨特的文化生態中發展成為具代表性的華人服飾,享譽國際。由常服變成禮服,長衫的演變一直緊扣本地的社會實踐,為華人群體提供認同感。長衫具有多重的身份象徵意義,在不同族群和社會群體中有著相應的變奏、應用和詮釋。講座除探討過去一世紀以來,男女裝長衫如何反映社會變遷,成為香港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外,也會透過長衫探索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生活模式和全球化等議題。 |
音樂展覽——西安鼓樂
日期: |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至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青衣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西安鼓樂起源於隋唐,既保留了宮廷音樂的典雅,又具有唐宋音樂的渾厚高揚。2006年列入首批中國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音樂事務處特策劃《西安鼓樂》展覽,讓市民認識西安鼓樂的發展、風格、樂器及演奏形式。實體展覽將巡迴於多間香港公共圖書館供市民觀賞。 |
音樂展覽——西安鼓樂
日期: | 2025年9月4日(星期四)至2025年9月15日(星期一) |
時間: | 圖書館開放時間 |
地點: | 藍田公共圖書館 |
簡介: | 西安鼓樂起源於隋唐,既保留了宮廷音樂的典雅,又具有唐宋音樂的渾厚高揚。2006年列入首批中國國家級非遺名錄,2009年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音樂事務處特策劃《西安鼓樂》展覽,讓市民認識西安鼓樂的發展、風格、樂器及演奏形式。實體展覽將巡迴於多間香港公共圖書館供市民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