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Oral History Collection - History of Districts
地區歷史 History of Districts
|
![]() |
書籍 / 書籍章節 Books / Book Chapters
卜永堅:《大埔傳統與文物》。
香港:大埔區議會漁農工商、旅遊及文娛康體委員會推動大埔區本土
經濟發展工作小組,2008。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4422
朱淑芬等編:《回憶‧情:在牛頭角下邨的共同歲月》。
香港: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2009。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6990
李香蘭:《上‧下禾輋》。
香港:三聯,2009。
索書號/Call No.:OH(HK) 948.11 4024
阮志:《中港邊界的百年變遷 : 從沙頭角蓮蔴坑村說起》。
香港:三聯,2012。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7 7140
冼昭行撰寫:《薄扶林村 : 太平山下的歷史聚落 =
Pokfulam village : a historical settlement below Victoria Peak》。
香港:三聯,2012。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4544
周綺薇、杜立基、李維怡編:《黃幡翻飛處:看我們的利東街》。
香港:影行者,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445.1 4421
《官塘深度行》。
香港: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3430
青少年暑期活動委員會:《老圍的生活人情:口述故事集》。
香港: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1 4622
《故園故事》。
香港:灣仔區議會,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4645
《活在鹽田仔》。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2009。
索書號/Call No.:OH(HK) 248.22391 3476
科大衛:〈日治時期的西貢〉,載於趙雨樂、程美寶編《香港史研究
論著選輯》。
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1999。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2351
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新界文獻.卷八- 錦田區口述歷史資料》
[縮微資料]。
香港:香港大學圖書館,1983-1984。
索書號/Call No.:CNP 739.1 2350
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口述歷史計劃組編:《西貢:一九四零至
一九五零年》。
香港:中文大學,1982。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5 2350
《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
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05。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2351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主辦:《口述歷史工作坊報告:長洲故事》。
香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2002。
索書號/Call No.:OH(HK) 601.03 6375
夏其龍編:《天主作客鹽田仔:香港西貢鹽田仔百年史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545.509391 1023
馬木池:《西貢歷史與風物》。
香港:西貢區議會,2003。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1115
馬木池:《西貢歷史與風物》。
香港:西貢區議會,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1115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鯉魚門社區服務處:《尋找鯉魚門的故事相片集》。
香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2002。
[附影音光碟載訪談鯉魚門村民音像]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1522
張瑞威:《拆村 : 消逝的九龍村落》。
香港:三聯,2013。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1115
張潔盈,楊樂平:《埗城人語: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深水埗區》。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992.6391 4480
梁炳華主編:《香港離島區風物志= Heritages of the Islands District Hong
Kong》。
香港:離島區議會,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2302
陳雲:《筲箕灣,大家想住嘅地方.》。
香港:花千樹,2013。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9 7510
郭少棠主編:《走進社區覓舊情:尋找油尖旺舊人舊事》。
香港:油尖旺區議會;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跨文化研究中心,2002。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27 4337
黃惠垰:《大澳水鄉的變遷- 風、土、人、情二三事= Tai O: Love
Stories of the Fishing Village》。
香港:黃惠垰,2000。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29 4451
廖迪生、張兆和:《大澳》。
香港:三聯書店,2006。
[研究計劃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資助]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0032
廖迪生、張兆和主編:《文物教育在大澳》。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8 。
[研究計劃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資助]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85 0240
趙雨樂:《龍城樂善:早期九龍城與樂善堂研究》。
香港:[出版者不詳, 200-]。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26 4912
劉智鵬著:《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
香港:中華書局,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542.609391 7287
劉智鵬主編:《潮起潮落:中英街記憶》。
香港:和平圖書,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3434
鄭敏華:《追憶龍城蛻變》。
香港:九龍城區議會;思網絡,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3904
鄭敏華:《追憶龍城蛻變》(第二版)。
香港:九龍城區議會;思網絡,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3904
鄭敏華、周穎欣、林綺雯:〈公屋以前–石硤尾六村居民口述木屋區往事〉、
〈石硤尾徒置區往事〉、〈曾駐守北九龍裁判法院的退休懲教署人員
訪問〉,載於《深水埗故事:從社區公共歷史建築看地方發展史及其
人文價值》。
香港:深水埗區議會市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2010。
索書號/Call No.:HK 923.391 8784
鄭敏華、周穎欣、林綺雯、成曉宜:《深水埗故事.2:108個深水埗人訪談啟
示》。
香港:深水埗區議會市區更新及歷史建築保育工作小組,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445.109391 8784
餘樂里/正街及第三街租客關注組編:《餘情未了》。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445.109391 8951
賴建國:《轉變中的人和事:西營盤第一、二街口述歷史紀錄》。
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2005。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 5716
鍾寶賢:《商城故事:銅鑼灣百年變遷》。
香港:中華,2009。
索書號/Call No.:OH(HK) 739.129 8237
譚棨禧:《灣仔人在世貿》。
香港:灣仔區議會,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558.5 3284
Chau, Hing Wah. Traditions and Heritage in Tai Po . Hong Kong: Working
Group on Promotion of Local Community Economy in Tai Po,
Agriculture, Fisheries, Commerce,Industries, Tourism
and Recreation Affairs Committee,
Tai Po District Council, 2008.
索書號/Call No.:OH(HK) 915.125 TAI
Community Museum Project. In Search of Marginalized Wisdom: Sham
Shui Po Craftspeople =小作業大智慧: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 .
Hong Kong: Sham Shui Po District Council, 2007.
索書號/Call No.:OH(HK) 306.36 INS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索書號/Call No.:OH(HK) 301.35095125 FAU
Girard, Greg and Ian Lambot. 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 Surrey: Watermark, 1993.
索書號/Call No.:OH(HK) 951.25 GIR
Kee, Tris. Old Tai O Police Station: the Evolution of a Centenary
Monument: Commemorating the Opening of Tai O Heritage Hotel
= 舊大澳警署之百年使命與保育 :大澳文物酒店開業紀念刊物.
Hong Kong: HK Heritag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012.
索書號/Call No.:OH(HK)725.180288 OLD
Lo Yin Shan, Anthony McHugh. Driving Lantau: Whisper of an Island
= 大山與人 . Hong Kong: MCCM Creations, 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915.125 LOY
Mathews, Gordon. Ghetto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hungking
Mansions, Hong Kong .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1.
索書號/Call No.:OH(HK) 305.80095125 MAT
Our Home, Our History : the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 = 我家故事:香港社
會發展回顧 . Hong Kong: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 2010.
索書號/Call No.:OH(HK) 305.8924 OUR
Oral History Project, Centre for East Asian Studie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aikung, 1940-1950 . Hong Kong: the Centre, 1982.
索書號/Call No.:OH(HK) 951.25 SAI
Tam, Siumi Maria and Yip Hon Ming (ed.), Tung Chung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Airport: an Ethnographic and Historical Study of a Community
in Hong Kong .
Hong Kong: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of
the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2005.
索書號/Call No.:OH(HK) 951.25 TUN
Yu, Vincent. Our Home, Shek Kip Mei 1954-2006 = 我住石硤尾 .
Hong Kong: MCCM Creations, 2007.
[Project funded by the Lord Wilson Heritage Trust]
索書號/Call No.:OH(HK) 951.25 YUV
期刊及報刊文章 Articles from Journals & Newspapers
〈著書載黃大仙「當年情」徵集舊相片集居民口述歷史〉。
《香港經濟日報:生活區報:東九龍 將軍澳 西貢》2009-07-31。
慧科新聞電子剪報資料庫。
蕭裕均,〈藍屋見證者口述的生命故事 活化活標本 活化藍屋〉。
《明報》2006-10-29。
慧科新聞電子剪報資料庫。
Berkowitz, Morris I. “Plover Cove Village to Taipo market: a study in forced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96-108, Vol.8, 1968.
Faure, David,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suen Wa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46-104, Vol.24, 1984.
Faure, David. “SaiKung, the making of the district and its experience during
World War II”,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161-216, Vol.22, 1982.
Hase, P.H. “Beside the Yamen: Nga Tsin Wai Villag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1-82, Vol.39, 1999-
2000.
Hayes, James. “Model village, Kowloon Tsai, Hong Kong”,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269-283, Vol.40, 2000.
Hayes, James. “The Tung Chung Fort (Lantau Island, Hong Kong)”,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165-167,
Vol.8, 1968.
Kamm, J.T. “The Rural history project in Yuen Long and field notes on the
social history and Fung Shui of Kam Tin”,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18, Vol.17, 1977.
Yip, Hon-ming and Ho Wai-yee. “The Houwang cult and Tung Chung’s
communal cultur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pp.151-183, Vol.36, 1996.
視聽資料 Audio Visual Materials
王淑珍、梁永康、區玉蓮、王秀英:《跨代講故事:灣仔歷史回顧講座-
戰時灣仔面貌 》[錄音資料]。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2007。
何偉明:《跨代講故事:灣仔歷史回顧講座- 兒時玩意 》[錄音資料]。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2007。
《香港故事(第九輯)‧大海的慈航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註:沿海偏遠地區的醫療船服務]
《香港故事(第九輯)‧坪常生活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香港故事(第九輯)‧長洲老家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香港故事(第九輯)‧青春南丫人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香港故事(第九輯)‧閒人免進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註:石鼓洲和喜靈洲]
《香港故事(第九輯)‧塔門印象‧前篇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香港故事(第九輯)‧塔門印象‧後篇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香港故事(第九輯)‧漂浮部落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註:深灣上的魚排]
《香港故事(第九輯)‧橫水依舊,歲月如流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註:島與島之間的橫水渡服務]
《香港故事(第九輯)‧叢林智慧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9。
[註:大嶼山-佛教聖地]
《香港故事‧上海街‧人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7。
《香港故事‧再生重慶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7。
[註:重慶大廈]
《香港故事‧香港人‧九龍人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7。
《香港故事‧茶餐廳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7。
[註:茶餐廳在牛頭角下村]
《香港故事‧細說鄉情》(上) ,(下)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7。
《社區口述歷史戲劇計劃- 深水埗總結演出:留住埗城香 》[錄影資料]。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11。
《脈‧動:中西區口述歷史錄像簿 》[錄影資料]。
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07。
《黃金歲月‧III,大澳人長久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4。
《黃金歲月‧VI,藍地紀念冊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6。
《集體回憶60年代‧鄉土歲月 》[錄影資料]。
香港:香港電台電視部,2001。
楊凱雯、余鳳合:《跨代講故事:灣仔歷史回顧講座- 學生時代點滴 》
[錄音資料]。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2007。
Time to Remember [sound recording]. Hong Kong: RTHK, 1968-74.
[Note: The radio programme series featured interviews with
expatriates and well-known figures living in
Hong Kong at that time]
Dick Hopes : touch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different districts…
Mr & Mrs John Gigli : pirate activities were prevalent in Cheung Chau…
網上資源 Web Resources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 客家村落與天主教會 - 鹽田梓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