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活動到主選單

2024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觀文於微──深層閱讀香港文學:(1) 夢裏不知身是客?──談小說中的夢; (2) 凡走過必留痕跡──追跡1970、1980年代香港文學

.

2024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觀文於微──深層閱讀香港文學

日期/時間: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講者:

鄭瑞琴博士
熊志琴博士

機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文學推廣平台合辦

備註:

• 講座以粵語進行。
• 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請於講座開始前 15 分鐘入座。

• 講座名額及入座安排會不時更新。請留意香港公共圖書館的最新公布,並遵從場地工作人員的指示。
• 如於講座開始前3小時,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政府發出的「極端情況」公布仍然生效,講座將會取消。

查詢:

2921 0323


講題一: 夢裏不知身是客?────談小說中的夢
講者: 鄭瑞琴博士
簡介:

夢境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非現實場景,讀者可以透過夢中情節、象徵或隱喻,進一步理解故事人物的內心世界,掌握作者情感或文章主題,甚至探索意識和潛意識的奧祕。不論是好夢還是惡夢,夢中的符號往往具有多重解釋,就讓我們一起從文學作品中尋夢解夢。

   
講題二: 凡走過必留痕跡────追跡1970、1980年代香港文學
講者: 熊志琴博士
簡介:

1970、1980年代的香港,繁花似錦。社會急速發展,文學亦緊跟形勢。改變,意味著與過去道別,同時也充滿對未知的戒懼與期待。刊行了二十二年的《中國學生周報》在1974年停刊了,而《大拇指》、《號外》、《素葉文學》、《香港文學》則在隨後十年內先後創刊。期刊記錄了文學人反思當下同時形塑未來的印跡,追跡香港文學現場,正是今天繼續前行的準備。

 

標籤

文學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