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一:認識大地,享受自然
標籤
昔日活動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由天到海,香港鄉郊珍貴可愛之處
日期: | 2014年11月22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牛池灣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香港生物豐富是個不爭的事實,如何欣賞、如何愛惜卻不是人人懂得,講者黃志俊教你如何細賞這個近在咫尺、有趣而豐富的自然寶庫,讓你也可以走上這條探索之路。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文流靈境,水舞人間
日期: | 2014年11月15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至下午4時30分 |
地點: | 九龍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發展的關鍵。文學提升人的思維想像,是生活和習俗的深刻印記。講者何建宗從水的角度看社會世態,綜合水資源和水質對現代人的影響和挑戰,更見水對於文化和民族的重要。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愛護自然,拯救人類
日期: |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世界人口在過去一百年增加了超過三倍,而我們的消費水平不斷上升,結果是我們對資源的消耗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超越了地球的負荷能力。講者李逆熵指出,在今天,愛護自然是人類自救的唯一途徑。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動物權益誌》
日期: | 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東涌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忽視動物生命與權益的新聞無日無之,動物的生命被視為次一等,有些人甚至視小動物為玩具,是一件被忽視生存權利的死物。大部份殘忍對待動物的行為其實源於無知。我們大部份人也曾有意或無意地成為動物殺手。 就如大嶼山牛群原為耕地牛,世代在此生活。城市發展後農地荒廢,變成村屋,牛隻被遺棄,成群結隊在島上生活。此地本為牛家,卻被往後搬來的人佔用,原居的牛群被冠以阻礙之名,硬要牠們遷離,任由他們流落他鄉找不到棲身之處…… 講者二犬十一咪探討動物在人類社會是否能夠享有某種程度的權利,希望帶出討論,了解動物維權。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愛榕說
日期: | 2014年9月13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香港仔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榕樹是華南村落、小鎮和城市等聚落中慣常存在的部分,普遍被視為整體社群的一員,與人相伴數千年,建立親密的人與大自然共鳴。香港的市區及鄉村,擁有不少極受尊崇及珍愛的榕樹。《愛榕說》講者詹志勇從科學角度細說榕樹的特性,自人文觀點縷述榕樹的文化意義,以情理之思探討我們與榕樹的關係,認識榕樹和相關樹種的種種面貌,了解樹木對人類和自然界的重大貢獻,並藉以深思該如何愛護這些寶貴的綠色友伴,從而回報它們厚道及慷慨的施與。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不是秘密花園 — 香港的自然生態美
日期: | 2014年5月31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
地點: | 沙田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山巒起伏與幽谷流水的交錯地貌,是城市背後的寶貴資源。郊遊活動讓我們既能享受山水之樂,也可以增進知識,對環境多一分了解。無論閣下喜歡登高遠眺、林中漫步、或是黃昏觀景、夜間探秘,打開我們的心窗,善用各種感覺,觀察入微,我們將會發現自然之美,以及生物之間種種微妙關係。講者蘇毅雄旨在分享「仔細觀察」與「用心感受」的經驗和樂趣,讓大家從新的角度認識香港,由心出發的珍惜愛護自然資源。 |
2014年「與作家會面」講座:透過廢墟導賞認識香港的另一面
日期: | 2014年3月1日(星期六) |
時間: | 下午3時30分至下午5時 |
地點: | 鰂魚涌公共圖書館 (推廣活動室) |
簡介: |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竟然存在為數不少的廢墟,而且一直湮沒在大眾的視線之外。成為廢墟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當中反映了香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講者劉李林透過正面手法與讀者一起重新認識這些被人冷落的廢墟,以另一角度了解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