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2019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探索兒童文學」系列
標籤
昔日活動
2019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探索兒童文學」系列:圖畫書中的觀點
日期/時間: |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作繪者帶着自己的想法創作,有自己的觀點與聲音。讀者閱讀的時候,他們又會按着自己的閱讀經驗與人生價值,賦予它簇新的生命。是次講座將由創作者高佩聰和閱讀推廣人黃芓程領航,以對談形式並主要以本地原創圖畫書為例,一起探索閱讀圖畫書的不同角度,並由此而所展示的多重聲音。 |
(此講座已取消)2019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探索兒童文學」系列:兒童詩歌的欣賞與創作
日期/時間: | 2019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兒歌、童詩,有分別嗎?「歌謠式童詩」如何架起了兒歌與童詩的橋樑?曾兩度以童詩書寫而獲香港文學雙年獎的韋婭,對自己的創作又有怎樣的美學把握?她由兒童詩歌的本質特徵入手,提出童詩對孩童審美心理發展的意義,以及對幼兒親近漢語文字的深遠影響。 |
2019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探索兒童文學」系列:理論與實踐:《新兒童》在香港兒童文學的意義
日期/時間: |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1941年,嶺南大學教授曾昭森以杜威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寫成〈兒童教育信條〉,作為《新兒童》半月刊的創辦宗旨,並由研究生黃慶雲擔任主編。〈兒童教育信條〉中有強調兒童的自主探索,可藉由嘗試與經歷中學習。這一種「從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不僅讓讀者能積極參與刊物的出版,更是雜誌度過艱難歲月的關鍵。在是次講座中,講者將以對談形式闡述曾昭森的教育理念,並從出版人、編者及讀者間的互動,彰顯這一本雜誌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