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女性書寫
女性,作為父權社會裏的第二性,在歷史的長河中,話語權從來從屬於男性。歷代女性作家以其視角書寫各種題材,以文字彰顯女性書寫的獨特性,展現不同時代女性如何由被書寫到自我書寫的蛻變。
研討會第三講「文學的女性書寫」由余君偉教授主持、陳惠英教授講評,他們將與講者吳美筠博士、余婉兒博士及楊佳嫻教授一起探討女性在不同年代的文學作品中的角色和轉變。
日期/時間: | 2016年7月3日 (星期曰) 下午1時30分至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
主持:
余君偉教授
講評人:
陳惠英教授
講者:
吳美筠博士
講題:公共領域的話語權與文學的合法性──盛清江南女性拜師的一種詮釋
盛清是中國女作家勃興的時代,人數和作品數量遠超前代。吳美筠博士的講題是〈公共領域的話語權與文學的合法性──盛清江南女性拜師的一種詮釋〉,以袁枚女弟子拜師為核心例證,探討清代乾嘉時期女作家在沒有大眾媒介的時代,如何通過拜師、學詩、詩社,借助血緣與地緣的關係網絡躋身公共領域。
余婉兒博士
講題: 身體的聲音︰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小說速寫
身體書寫成為二十世紀中國女作家銘刻歷史和文化意義的場所,《哀悼乳房》把女性隱密的空間置放在一個公眾的位置,西西的「哀悼」可以勾連起整個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女性對身體的想像。余婉兒博士將以速寫方式,從西西的《哀悼乳房》起筆,繪劃五四以來的馮沅君、丁玲、蕭紅、張愛玲、蘇青、王安憶、陳染、林白、朱天文等女作家小說中呈現的身體書寫地圖,探討她們想像和處理身體的方式,呈現她們所建立的解除女性身體隱喻的譜系。
楊佳嫻教授 (普通話主講)
講題:成為 (女) 兵︰謝冰瑩軍旅寫作中的性別意識與角色塑成
謝冰瑩是中國現代文學女作家中唯一具有真正軍伍經驗者,從軍經驗也成為她的豐沛創作源頭之一。楊佳嫻教授將會以〈成為 (女) 兵︰謝冰瑩軍旅寫作中的性別意識與角色塑成〉為題,與我們一起探究在她的作品中,「女兵」是否就意味着性別形象的改寫?究竟當時女子參與公共事務,能否真的可以改變女性的命運與社會位置?
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請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到達會場
查詢:2928 4551
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組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6時
備註: | 環節以廣東話及普通話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