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裏的原鄉與他鄉
「原鄉」和「他鄉」兩個空間看似二元對立,在作家筆下,「他鄉」文化的落差,偶而會勾起對「原鄉」的眷戀,地緣於文學創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家如何敍述在地生活的點滴,追憶難以忘懷的原鄉人情,不妨從文學作品中追尋作家的情感與歸屬。 研討會第二講「文學裏的原鄉與他鄉」由陳國球教授主持、鄺梓桓博士講評,他們將與講者梁慕靈博士、潘步釗博士及李瑞騰教授一起帶大家走進「原鄉」和「他鄉」的二元空間。
日期/時間: |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下午5時至7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
主持:
陳國球教授
講評人:
鄺梓桓博士
講者:
梁慕靈博士
講題:從上海到香港︰論穆時英筆下的原鄉與他鄉
穆時英於1936年離滬赴港,開始了他三年多的離鄉生涯,到底他離滬赴港前後的心路歷程與創作情況有了甚麼變化?初到香港時,穆時英對香港抱有歧視的態度,但後來則建立了對香港的感情,在多篇散文中他如何表現對這個「他鄉」的看法?又如何懷念「故鄉」上海?梁慕靈博士會以〈從上海到香港︰論穆時英筆下的原鄉與他鄉〉為題,深入探討香港時期在穆時英寫作生涯上的意義。
潘步釗博士
講題:他年說夢痕──香港散文中的作者成長地區描寫
香港散文中寫地景的作品汗牛充棟,潘步釗博士從中選取近二十篇寫成於不同年代的散文,以〈他年說夢痕──香港散文中的作者成長地區描寫〉為題,探究香港作家筆下所寫的個人成長的回憶與經歷,和對成長生活地區的描劃,如何展現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拼合而成的香港故事。
李瑞騰教授 (普通話主講)
講題:總有人營營地在說著連綿的話──素讀馬朗早期詩作
馬朗,本名馬博良,上世紀在中、港、美、台都曾留下文學足跡的現代派詩人,他如何以文字對應他的生命處境?他是香港作家?他的原鄉何在?李瑞騰教授以〈總有人營營地在說著連綿的話──素讀馬朗早期詩作〉為題,與我們一起去追尋這位文學人的經歷。
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請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到達會場
查詢:2928 4551
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組
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6時
備註: | 環節以廣東話及普通話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