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憶講座系列 (2015/16)
昔日活動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日期/時間: | 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口激增,以年輕人為主的人口結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而戰後從內地移居香港的資本家則帶來了資金和技術,兩者皆成為香港經濟騰飛的原動力。這時期香港的都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在衣食住行、社會氛圍和文娛康樂等不同範疇上,都有不少新事物湧現,為香港的普羅大眾締造了一種嶄新的生活體驗。丁教授將透過豐富的資料分享,帶你回溯這段歲月的痕跡,並讓香港新生代認識昔日生活的苦與樂。 |
黃霑‧故事
日期/時間: | 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黃霑是香港的傳奇人物,他在六十年代開始做廣告、作曲、填詞、寫專欄,在往後三十多年,跟幾代人一起,跨門越界,創造風流,模塑本土感性。在他逝世之後,吳俊雄博士(梁款)走進黃霑書房,整理遺物,閱讀手稿,期間產生許多觸動,對黃霑的認識更深一層,覺得若說黃霑是鬼才,反而用「平凡英雄」來形容他,更為恰切,原因何在?讓我們透過講座,聽吳博士細說黃霑故事……。 |
香港記憶計劃的誕生
日期/時間: | 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香港記憶」網站是一個多媒體數碼平台,讓互聯網用家免費瀏覽香港的歷史和文化資料,包括文獻、圖片、海報、錄音、電影及錄像。為了讓大家對「香港記憶」網站有更多認識,「香港記憶」計劃團隊的其中兩位成員──冼玉儀教授及王惠玲博士,將會向各位訴說「香港記憶」計劃的源起、目的,並分享網站孕育過程的苦與樂,以及其努力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