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字型大小:最小 (A)字型大小:原設定 (A)字型大小:最大 (A) 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頻道FacebookInstagramXrss

我的帳戶

關閉 我的帳戶

查閱您的圖書館帳戶、續借或預約圖書館資料。

我的資訊

關閉 我的資訊

您可以觀看您所選擇的活動類型及圖書館的資訊。請按"我的設定"更改或查看設定。

活動名稱日期時間地點類型
圖書館名稱日期內容

我的設定

向圖書館館長查詢

頁首

關閉此菜單開啟此菜單
關閉
圖書館特別開放時間

香港公共圖書館在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將於下午5時休館,並於2023年9月30日(中秋節翌日)2023年10月2日(國慶日翌日)有特別開放時間。

香港記憶講座系列 (2015/16)

香港記憶講座系列 (2015/16)

「香港記憶」計劃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世界記憶」而成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携手推動。「世界記憶」旨在鼓勵各地將歷史檔案和圖書館珍貴館藏以數碼形式保存,讓全世界分享這些集體回憶。

「香港記憶」網站,一個多媒體數碼平台,因此而建立,並自2012年12月起開放予公眾瀏覽,讓互聯網用家免費瀏覽香港的歷史和文化資料,包括文獻、圖片、海報、錄音、電影及錄像。

一系列共三場香港記憶講座將於2015年9月至2016月1月期間假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讓公眾人士對「香港記憶」這個資源豐富的網站有更多的認識。

昔日活動

一起走過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
日期/時間: 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簡介: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口激增,以年輕人為主的人口結構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而戰後從內地移居香港的資本家則帶來了資金和技術,兩者皆成為香港經濟騰飛的原動力。這時期香港的都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在衣食住行、社會氛圍和文娛康樂等不同範疇上,都有不少新事物湧現,為香港的普羅大眾締造了一種嶄新的生活體驗。丁教授將透過豐富的資料分享,帶你回溯這段歲月的痕跡,並讓香港新生代認識昔日生活的苦與樂。
黃霑‧故事
日期/時間: 2015年11月15日(星期日)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簡介: 黃霑是香港的傳奇人物,他在六十年代開始做廣告、作曲、填詞、寫專欄,在往後三十多年,跟幾代人一起,跨門越界,創造風流,模塑本土感性。在他逝世之後,吳俊雄博士(梁款)走進黃霑書房,整理遺物,閱讀手稿,期間產生許多觸動,對黃霑的認識更深一層,覺得若說黃霑是鬼才,反而用「平凡英雄」來形容他,更為恰切,原因何在?讓我們透過講座,聽吳博士細說黃霑故事……。 
香港記憶計劃的誕生
日期/時間: 2015年9月12日(星期六) 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簡介: 「香港記憶」網站是一個多媒體數碼平台,讓互聯網用家免費瀏覽香港的歷史和文化資料,包括文獻、圖片、海報、錄音、電影及錄像。為了讓大家對「香港記憶」網站有更多認識,「香港記憶」計劃團隊的其中兩位成員──冼玉儀教授及王惠玲博士,將會向各位訴說「香港記憶」計劃的源起、目的,並分享網站孕育過程的苦與樂,以及其努力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