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2018年文學月會
時間 | 2018年1月20日(星期六)至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 |
標籤
1/2018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細說小說」系列:第三講:香港小說中的人之常情
日期/時間: | 2018年12月8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香港小說有不少突出的寫實作品,這些作品在細膩描繪香港的日常生活之外,往往還透視出深刻的生命觀和世界觀。是次講座,將選取王良和、黃仁逵和陳慧的作品,來探討三位小說家如何以其獨特的觸覺,穿透城市的表層生活,去探挖那「日常」卻不尋常的「人之常情」。 |
2/2018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細說小說」系列:第二講:「我城」故事:香港小說中的家園記憶
日期/時間: |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文學貼近生活,紀錄人生,展示民風民情。在香港文學版圖上,不少小說佳作都飽蘊濃厚的本土意識,如舒巷城的《鯉魚門的霧》、《太陽下山了》,西西的《我城》等,承載着不同時期的集體記憶,已成為閱讀香港的經典文本。本講座旨在循「在地關愛」的角度,翻開一幅幅「老香港」的文字畫卷,追溯「我城」的家園記憶,體悟作者「居於斯愛於斯」的人文情懷。 |
3/2018年文學月會 / 香港文學專題講座:「細說小說」系列:第一講:神話‧歷史‧人性:香港小說的虛構與真實
日期/時間: |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香港小說雖多以本土生活為題材,但不乏馳騁想像,進入神話、歷史之中,以虛構的情節為表,探索人性為裡之作。本講座將以劉以鬯的《蜘蛛精》和鍾玲《過山》為分析對象,與參加者一同欣賞這兩篇精彩的小說。 |
1/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我的文學創作與觀察 / 「莫將唐宋滯胸中」 - 談談古代詩論對我創作的啟迪
日期/時間: | 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我的文學創作與觀察:以自身古典詩詞為例,透視古典詩詞於生活的現當代生命,以及分享講者文學創作心得。續結合出版、編輯經驗,概述對近年香港文學創作的觀察,再探討文藝工作者的生存與發展出路。 「莫將唐宋滯胸中」 ─ 談談古代詩論對我創作的啟迪:古代詩論是中國文藝理論中的瑰寶,如清初嶺南三大家之一陳恭尹的〈次韻答徐紫凝〉詩有「只寫性情流紙上,莫將唐宋滯胸中」之句,要旨是寫詩須獨抒真情、不拘唐宋,其論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本講即借此展開古人智慧對講者作詩之啟發的討論。 |
2/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中文老師只能自「作」多情? / 人在旅途
日期/時間: |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中文老師只能自「作」多情?:內容包括 (1) 中文老師的寫作需要; (2) 中文老師的寫作空間; (3) 中文老師的寫作特色; (4) 中文老師作品舉隅; (5) 師生創作。 人在旅途:人在旅途,不僅僅是指遊記,若有移居、離散的經驗,「異鄉」的書寫當然已是一個無法窮盡的母題。另一方面,如果將人生視作旅途,則對際遇、他人和世界的看法更有一番眼光和品味,在創作中呈現,可能是一種冷峻和清醒,亦可能是一種強烈的陌生感。講者試從個人的寫作及閱讀經驗出發,談談創作中的人在旅途。 |
3/2018年文學月會︰自作 • 多情 ── 失去的藝術 / 浪花點化的涯岸 - 愛荷華詩抄朗讀串講
日期/時間: | 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失去的藝術:出生,是失去的起點。講者將談談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我們要學懂與失去相處:那些擁有過的、深刻的、不期而遇的,都與失去緊緊地勾在一起。 浪花點化的涯岸 ─ 愛荷華詩抄朗讀串講:講者將分享二零一七年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國際作家工作坊期間的啟悟和期間創作的相關詩作。 |
1/2018年文學月會︰漫活文學 ── 自在寫作
日期/時間: |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講座由ACG(動畫、漫畫、電玩遊戲)切入,例如漫畫《羅馬浴場》、《怪醫秦博士》談到村上春樹、大江健三郎、夏目漱石,從鬼太郎漫畫家水木茂,延伸到印度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近期的真人版《銀魂》等,連繫出一條神奇的自在創作程式。動漫中運用了魔幻寫實的手法,也包含敘事的場景、對話、人物塑造等技巧,應用於文學,使寫作自在。當然,寫作本身亦有其自主自在的話事權,而且又有別於ACG的限制,完全自由。 |
2/2018年文學月會︰漫活文學 ── 寫作異想
日期/時間: |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最近的港產電影《明月幾時有》,改編自網上小說而成為長篇電視劇集的《瑯琊榜》,說明影視的喚召,像文學讓人看來心悸,看到裡面產生湧動的情感。移動的影像與文學對讀,可以產生甚麼文學火花?當中如何再在寫作中開展,異想天開出來。 |
3/2018年文學月會︰漫活文學 ── 寫作開解
日期/時間: |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簡介: | 作文最惱人的是彷彿要迎合種種指定的寫作技巧,卻不知從何開啟。講座欲拆解寫作的秘訣,拆解文學範圍的既定設想,作家可以如何從運動、流行歌、潮流衣著、生物觀察等日常輕鬆的閒樂說起,開解文學嚴肅的迷思。從日常出發轉化,拆解語言又反叛日常,使人心理上得到意想不到的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