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2020年文學月會︰文學古今與多重視野 ── 港台郊野對寫︰也斯 x 劉克襄【取消】
日期/時間: |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
地點: | 香港中央圖書館 (地下演講廳) |
講者: | 王家琪博士 何嘉俊博士 |
機構: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合辦 |
備註: | •免費入場•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請於講座舉行前15分鐘入座 •粵語主講 |
查詢: | 2921 2645(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組) 【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上午9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6時】 |
港台郊野對寫:也斯 X 劉克襄【講座取消】 | |
香港與台灣文學作為華文文學,在取材與寫法上可以不受太多意識型態的束縛,得以突破傳統的框框而呈現出另一種文學景象。另一方面,旅遊文學在港台作家也有不少的書寫,而旅遊更是現代人感興趣的生活元素,通過閱讀港台旅遊文學作品可以進一步擴闊我們的視野。 |
講題一: | 鄉土 ‧ 郊野 ‧ 都市論述的鏡像:青年也斯的「鄉愁」 |
講者 : | 王家琪博士 |
簡介 : | 香港文學一向以都市文化與面貌見稱,也斯作為其中的代表作家,他對香港都市文化與文學的研究廣為人知,反而他對自然環境及郊野的書寫則較少被人討論。重讀他七十年代的作品,不難發現他並不只是正面地肯定都市,對於都市發展不是沒有憂慮的。以他的三本散文集為例,《新果自然來》是台灣鄉土遊記,《山光水影》和《城市筆記》有不少書寫香港郊野的散文,這些作品像鏡像一樣映照出他對都市性的複雜看法。 |
講題二: | 走出鵬城與寶島之外的第三條路: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 |
講者 : | 何嘉俊博士 |
簡介 : |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在兩岸三地特殊的政治結構、地理和文化背景下,台灣作家藉著書寫香港,反觀台灣社會問題,這樣的創作與日俱增,已然形成獨特的創作脈絡。二零一四年,台灣作家劉克襄出版《四分之三的香港》,以介乎遊記和旅遊指南的文體,記錄香港郊野的面貌,描繪前人所未見的、他心目中勝過深圳與台灣的「隱藏版」香港。對劉克襄來說,香港的郊野為何如此吸引?從台灣作家書寫香港的脈絡來看,《四分之三的香港》又有何新意?講座將以具體例子探討相關問題。 |